6月学习资料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3 13:16:12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课题学习资料

书目(题目)

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

何雨涵

形式

论文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幼儿园教育品质获得进一步提升。在具体的实践中,幼儿教师需注意遵循转变教育心态、转变活动指导等具体实践要求,通过灵活调整教学环境、活动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指导和评价策略,稳步推进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为目标,围绕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实践要求和实施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教学实践

创意美术活动是指通过多元形式的美术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一种教育活动。有别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创意美术活动更注重幼儿的个性表达和自我意识的提升,旨在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创意美术活动对于促进幼儿发展艺术领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需重视创意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落实指导意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创意美术活动的出发点在于渗透艺术领域教育。而艺术领域能力是 3-6岁幼儿需要发展的五大领域能力之一,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搭建阶梯。
   (二)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审美情趣
创意美术活动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可以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并采用多元的形式来表达美、创造美。这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象,这有助于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其表达能力。
   (三)提升教育品质,优化园本课程建设
在幼儿园教学中组织创意美术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品质,优化园本课程建设。第一,将创意美术活动融入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组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的园本课程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这对于增强活动教育的实效性有积极影响。第二,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有时需要与同伴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既能让他们学会相互配合,又能让他们体会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幼儿园活动的育人功能。第三,创意美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教育品质。
二、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要求
    (一)要求幼儿教师转变心态
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注意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心态方面作出转变。第一,幼儿教师要端正教育心态,将自己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幼儿探索世界的引导者。也就是说,幼儿教师需注意把握教育分寸,给幼儿提供更多自主创造的空间。第二,幼儿教师需注意从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幼儿自主探索行为的支持者,对幼儿创作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减少对幼儿创意思维的干预。第三,幼儿教师需从教育活动的评价者转变为活动的参与者,弱化评价对于幼儿创意思维的影响,并主动投入到与幼儿的共创中,以提升幼儿的美术创作品质,促进幼儿艺术领域能力的发展。
    (二)要求幼儿教师转变活动指导
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活动指导作出积极转变。幼儿教师需遵循开放性、实践性和鼓励性原则,为幼儿创造一个开放的创意美术创作空间,使幼儿拥有良好的创作条件和环境。

这有利于激活幼儿的灵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指导形式的转变,能优化创意美术活动,使其发挥更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强化情境感召
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设计前期,幼儿教师需先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以环境激活幼儿的美术探索兴趣。创设美术教育环境,可从"丰富情境资源"和"优选活动空间"两个维度入手。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以依托创意美术活动主题,选择与主题和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美术活动资源,并借助多元资源搭建主题情境。这里的资源可以包括声音、画面、文字信息等多样的形式。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联的空间环境,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如室内场景、户外场景、自然场景等。紧扣主题的活动场景和活动情境的深度融合,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趣,为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1]。
例如,幼儿园开展的以"年味悠长"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旨在向幼儿渗透与传统年庆习俗有关的文化常识。在活动准备环节,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声音资源,如播放有关春节的音乐、鞭炮声等,让幼儿在听觉刺激中感受浓郁的年味。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室内活动区域作为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空间,并在室内布置与春节相关的装饰,如春联、灯笼、中国结、红色摆件等,使幼儿仿佛置身于喜庆的节日氛围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补充文字信息,如有关春联、窗花的小故事等,引导幼儿了解有关春节的传统文化。多元化的情境资源和指向主题的创意美术环境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参与创意美术活动,初步构建活动认知。
(二)投放创意活动材料,激活创意思维
    在创设好创意美术活动环境后,幼儿教师可以结合主题,为幼儿投放富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材料,以此激活幼儿的创意思维。适用于创意美术活动的材料类型十分丰富,幼儿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生活中易取易得、质感优良、造价低廉的活动材料,以加强艺术和生活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眼光。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选择存在个体差异又有共同之处的材料,如同颜色不同材质、同材质不同功能的材料,以通过引导幼儿分析材料的差异,激活幼儿的创意思维。如此一来,幼儿能在探究活动材料的过程中产生创作兴趣,并逐步掌握运用创意美术表达个人情感的技能,从而强化创意美术活动体验[2]。

例如,幼儿园开展的以"制作我的生活小精灵"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旨在激活幼儿的创意思维,让幼儿展开自由联想,创造出个性化的小精灵形象,并为小精灵编撰背景故事。教师可精心挑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彩纸、彩绘笔、胶水、剪刀、废布料等,并将其投放在活动区域内。同时,教师还可投放彩色毛线、多类型纸张等同类别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上述材料既能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精灵的图像资料供幼儿参考。基于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精灵的形象特征,从而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独特的小精灵形象。
(三)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丰富参与体验
    在做好前期的活动准备后,幼儿教师可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丰富幼儿的创意美术活动参与体验。第一,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育策略,引导幼儿通过探究环境材料来挖掘生活中的艺术元素,从而深化幼儿对美术活动主题的理解,激活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第二,教师可以情境教学的方式激活幼儿的创意表达欲望。如,教师可以通过声境结合的情境展示形式来渗透与艺术创作活动主题相关联的生活常识。在这一环节幼儿能关联生活经验、拓宽艺术视域,形成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创作思路。第三,教师还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育策略,为幼儿布置合作实践任务,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促使幼儿的创意美术实践能力获得共同发展。总之,多元的教学方法能丰富幼儿的活动参与体验,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3]。
    例如,在幼儿园开展的以"有趣的沙画"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育、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幼儿教师可以先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幼儿探索沙画创作的可能性,让其尝试不同的沙画创作方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而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展示精美的沙画作品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沙画艺术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实践,让幼儿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从而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如此,不仅能强化幼儿的活动参与体验,还能使创意美术活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活动指导教学,鼓励个性表达

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加强活动指导,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表达。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个幼儿的独特潜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创意表达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幼儿在挫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自信、独立、创新的精神品质。此外,幼儿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4]。
    例如,在幼儿园开展的以"妈妈照镜子"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指导。如对于对色彩感兴趣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尝试创新性的配色和涂鸦技巧;对于喜欢造型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其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且富有个性的形象。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其自主解决问题。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等活动,让幼儿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艺术素养。
(五)注重活动评价反馈,促进持续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活动评价反馈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幼儿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进步情况,还能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策略开展活动评价反馈活动。第一,教师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表现和成果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和记录,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特长,为幼儿制订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第二,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打破单一的评价标准,从多个维度评价幼儿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幼儿能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教师也能据此对幼儿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第三,教师需重视幼儿的反馈并及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幼儿改进不足。总之,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倾听幼儿的反馈并给予指导,有助于教师为幼儿创造充满关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通过挖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5]。
    例如,在幼儿园开展的以"彩泥的世界"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后进行评价。教师需先对幼儿的作品成果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同时回想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而后,教师可以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欣赏全体幼儿的作品,并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听取家长对幼儿创作的看法和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反馈,以便对后续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进行这样的评价反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明确幼儿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及其原因,从而为后续活动的优化提供方向。同时,这样的评价反馈方式也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注重活动指导以及评价反馈等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体验。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还需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艺术领域能力,为幼儿的创意美术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有如此,才能将幼儿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钧妍.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育艺术,2023(6):63.

[2]徐晓文.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教学实践初探[J].成才之路,2023(18):125-128.

[3]张炜.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23(6):75-78.

[4]  高颜琦.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2(17):127-129.

[5]王云霞.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育艺术,2022(3):78

心得体会

阅读这篇论文,深感其对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剖析全面且深入。它清晰阐述了创意美术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思维激活及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让我认识到这类活动绝非简单的绘画手工,而是关乎幼儿综合素养培育的关键。

实践要求部分提醒我们幼儿教师需转变心态与指导方式,给予幼儿自主空间,这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实施策略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学方法、活动指导到评价反馈,全方位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此研究让我意识到,在幼儿园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并精心组织创意美术活动,以多元方式激发幼儿潜能,助力他们成长为具创新精神与审美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同时也为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