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研讨记录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研讨活动记录表
时 间 | 2024.6.16 | 主持人 | 姚晨洁 | |||
出 席 对 象 | 姚晨洁、陈萱、邱子玉、周瑶、沈丽君 | |||||
主 要 议 题 | 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与实践效果 | 活动形式 | 研讨活动 | |||
讨 论 内 容 讨 论 内 容 | (一)主持人开场 前期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今天希望大家结合实践情况,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运用多元材料,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二)小组成员分享小议题 周瑶——小班树叶拓印 我在小班开展了一次利用树叶进行拓印的美术活动。活动前,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收集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这种自然的材料非常感兴趣,他们好奇地观察树叶的纹理,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拓印。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在拓印时力度掌握不好,导致图案不清晰;还有的孩子过于关注收集树叶,而忽略了创作。不过整体来看,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的美感,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陈萱——中班纸盒立体造型 我在中班尝试了用废旧纸盒进行立体造型的创作。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纸盒,我们一起讨论可以制作的东西。他们的想法真的很多,有说要做房子的,有要做机器人的。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裁剪、粘贴、拼接等技能,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纸盒进行装饰。不过,我也发现材料准备阶段比较耗时,而且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完成作品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需要在活动前更充分地引导和帮助他们规划。 姚晨洁——大版扎染 我在大班组织了用布料和彩线进行扎染的活动。孩子们对扎染的过程很着迷,他们喜欢把布料折叠、捆绑,然后看着颜色一点点渗透。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了解了传统的扎染工艺,提高了审美能力。但是,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发现有些布料吸水性太强,影响了染色效果;而且扎染需要使用染料,虽然我们选择了环保型染料,但还是有一些家长对安全性有顾虑。 (三)问题讨论与分析 1.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与渐进性 (1)材料选择方面 安全性问题:针对扎染活动中家长对染料安全的顾虑,大家认为在选择材料时,要更加严格地把关,优先选用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天然的植物颜料代替化学染料,或者选择已经通过安全认证的儿童专用染料。 适宜性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材料的难易程度要合适。小班应选择简单、容易操作的材料,如超轻黏土、彩色纸条等;中班可以增加一些稍有难度的材料,如废旧纸盒、吸管等;大班则可以尝试更具挑战性的材料,如布料、木片等。同时,材料的大小、质地也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2)活动实施方面 技能指导问题:在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应的技能而无法顺利完成创作。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每种材料所需的基本技能,并在活动前进行适当的示范和讲解。例如,在使用树叶拓印时,要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地涂抹颜料、按压树叶;在使用纸盒造型时,要教孩子们如何裁剪和粘贴。 兴趣引导问题:有些孩子可能会在活动过程中被材料的新奇感吸引,而忽略了创作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孩子明确创作主题,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例如,在利用废旧物品创作时,可以问孩子们:“这个瓶子像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呢?” (3)材料管理与准备方面 材料收集问题:多元材料的收集需要孩子们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但有时候家长可能不太理解收集的材料类型和要求,导致收集的材料不符合活动需要。教师可以在活动前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方式,向家长详细说明材料收集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材料整理问题:活动结束后,材料的整理和收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材料容易丢失、损坏,影响下次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参与材料的整理,按照材料的种类、用途等进行分类存放。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1.材料选择与准备 建立材料资源库: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各种多元材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标注材料的名称、特点、适用年龄等信息,方便活动时选取。 定期评估材料安全性:对新引入的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符合幼儿使用标准。同时,向家长公示材料清单和安全性说明,消除家长的顾虑。 2.活动实施 分层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差异,设计分层的活动目标和任务。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材料和创作要求;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情境创设:为每次美术活动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在利用贝壳创作时,可以创设“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孩子们扮演小美人鱼,在海底寻找贝壳进行创作。 (四)主持人总结 主持人:“本次研讨围绕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材料选择、活动实施、材料管理与准备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通过研讨,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和重点,为后续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